急性出血性结膜炎(AHC)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、水肿、点状或片状出血,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,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,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传播,如共用毛巾、手帕等,在医疗机构中,AHC的传播风险尤为突出,制定有效的预防与应对策略至关重要。
预防措施:
1、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,确保患者使用的所有物品如眼药水、毛巾等均经过严格消毒。
2、医护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。
3、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,特别是公共区域和患者接触频繁的区域。
4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,指导其正确洗手、避免揉眼等行为,减少病毒传播机会。
5、设立隔离病房或区域,对疑似或确诊的AHC患者进行隔离治疗。
应对策略:
1、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。
2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,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。
3、加强医院内人员的培训,提高对AHC的认知和防控能力。
4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,争取外部支持和指导。
通过上述预防与应对策略的实施,可以有效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医院内的传播,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。
发表评论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医院内传播风险高,需加强手卫生、隔离患者及定期消毒措施来有效控制其蔓延。
添加新评论